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档案揭秘
中国内地对外加工第一家:东莞县太平手袋厂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9-12-25 15:16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是我省投产最早的一家对外加工企业,也是我国内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中国内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在莞诞生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当时,香港商人张子弥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正被不断上涨的成本逼到濒临倒闭的边缘,国务院颁布开放的新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选择了靠近香港,水陆运输方便,劳务费又便宜的广东,想在这里开办手袋加工厂。张子弥到珠三角几个城市寻求合作,但未能谈成。8月29日下午,张子弥在广东省二轻局的介绍下来到东莞,经过考察和磋商,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局与张子弥的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在东莞签订为期五年的合同。合同约定,设立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港方从香港进口15台设备及原材料,县二轻局拿出200平方米的产房,由太平服装厂负责加工手袋,产品全部外销。9月15日,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正式投产,中国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厂——“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拉开了东莞改革开放的序幕。



打破大锅饭,计件算薪酬

太平手袋厂的成立之初,工人没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生产进度跟不上,不能及时交货。厂领导大胆创新,引进了全新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薪酬计算分配的方式,率先采用了计件工资,充分调动了全厂工人的积极性。当年六级技工的工资在每月60元左右。但太平手袋厂的工人第一个月计件工资就超过了100元,第二年熟练工人多的能拿到200多元。

太平手袋厂在改革中迅速发展,投产第二个月,扩大向农村招工。建厂之初,太平手袋厂还没有独立的厂房,只能暂时租用原太平竹器厂两层陈旧的厂房作为生产车间。第二年,第一幢2000平方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在5年合同期内,港商先后投资500多万港元,引进了300多台(套)生产设备,生产出大批手袋,远销港澳和海外市场。加工费收入人民币达900万元,为国家创汇约450万港元。由于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工厂发展迅速,短短几年内,厂房面积迅速扩大,员工人数也增至近千人。

太平手袋厂成为“东莞模式”的开端

为适应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需要,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主管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保管、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等,实行“一条龙”式管理与服务。此后,“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蓬勃发展起来。在发展来料加工初期,因陋就简,利用仓库、三堂(祠堂、礼堂、食堂)、办公室甚至民居做厂房,待积累资金后,再盖标准化厂房,逐渐形成一片片工业区。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东莞县委县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的经济管理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东莞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中资、合资、外资并存的多元化结构,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从此,东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道路,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东莞模式”,太平手袋厂也成为了“东莞模式”的开端。

改革开放初期的东莞原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当时对外经济合作还不具备合作合资的条件,而“三来一补”作为一种引进外资方式和对外贸易形式,具有低成本、风险少、收效快的特点。东莞选择“三来一补”是完全符合本地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它发挥了东莞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以较少的配套资金安排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引进了技术、培养了管理人才,掌握了国际市场信息,从而逐步建立了庞大的外向型工业体系,促进了东莞农村工业化的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