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档案揭秘
东莞名人档案之八:大器晚成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0-12-02 15:28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何镜堂,男,1938年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负责设计两百多个项目,获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31项。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著有《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等多部著作,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只要努力,永远不迟。

1965年,何镜堂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当时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毕业的建筑学研究生,本以为要开始一番新事业,却在时代的动荡中辗转湖北、北京多地,一直与心爱的建筑事业无缘。直到1983年,何镜堂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正式开始建筑生涯。1983年,何镜堂全家从北京南下,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重新奋斗,那时的何镜堂已经45岁了。当时,深圳科学馆作为深圳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正在招标,何镜堂觉得机会来了。凝聚着何镜堂夫妇心血的设计方案终于获得通过,这是何镜堂人生中第一个大作品,也是最令何镜堂骄傲的作品之一,因为它是何镜堂回到广州后的第一个代表作。后来该项目于1989年被评为建设部和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其论文《造型、功能、空间与格调》在《建筑学报》1988年第7期发表。这个项目的成功让许多人看到了何镜堂的设计实力。何镜堂回顾历史,对他的学生说:“只要努力,永远不迟。”

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

何镜堂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必须有好的创作思想和理念。在他看来,好的建筑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比起它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涵。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他根植于建筑本体、环境融合和永续发展等多个层面,从大量的建筑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论,即:建筑设计要树立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建筑的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则体现建筑精神和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先后获得国家设计金奖1项,铜奖2项,省部级奖三十余项。其研究的岭南现代建筑创作已成为我国当代主要建筑流派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用建筑记录时代是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何镜堂说过:“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做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何镜堂先后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北京奥运场馆、“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等2000多个建筑精品、200多项重大工程。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了包括反法西斯战争、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一带一路”等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是何镜堂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他把纪念馆的主题设定为从战争到和平:这是希望人们可以在参观后感到震撼,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把人类带向共同的文明道路。纪念馆的设计采用了一系列空间的序列:从战争到屠杀,抗争到反思,再到和平。人在建筑中可以体验感受这一空间序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和中国馆也象征了国家从悲惨走向富强的过程。

尽管身体欠佳,年事已高,何镜堂依然在砥砺前行。他曾说:“学无止境,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建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执笔人罗晓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