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专题荟萃>东莞风情
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1-03-14 09:38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天上佳期逢七夕,人间乞巧拜双星”,乞巧节在望牛墩源远流长,传承久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习俗。据资料记载,早在五代时期,望牛墩就有过乞巧节的习俗,被誉为是岭南著名的传统风俗。东莞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邓尔雅《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就有记载东莞家乡风俗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清末探花陈伯陶主编的《东莞县志》所记载:“七月七曝衣、书。其夜,女儿夜穿针、结彩,为乞巧会。”更是水乡望牛墩乞巧会七月初六晚“制巧物、摆贡案、拜七姐、赏贡案”的生动写照,可知望牛墩的乞巧风俗历史悠久。东莞纪念七夕之风古来有之,而且还保持着五代时候的原貌,在七月初六晚上祭拜七姐。而据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东莞各地虽然也有这项民间活动,但都不如在望牛墩这么盛。

2004年以来,望牛墩镇委、镇政府积极响应东莞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新城”的号召,立足本地得天独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望牛墩镇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把传统的“乞巧”活动,进行升华提炼培育,改造成七夕风情文化节。

望牛墩的乞巧文化主要以手工制作“七夕贡案”为表现载体。每年离乞巧节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望牛墩的“巧女”们便忙碌起来,常以田间农作物为主要材料,别出心裁地以手工制作一些奇妙精致的巧物,用作贡品,相互乞巧,以展示自己心灵手巧、蕙质兰心,乞求得到美满姻缘。望牛墩人民制作的“七夕贡案”布景独具匠心,贵在精巧、贵在想象。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其主体一般分5个部分:一是茶酒斋饭,是传统祭祀的必需品,意请“七姐”下凡享用;二是表现当地当时贺节的风俗,如龙、凤、狮舞蹈。民国初已有手动工艺制作,随留声机音乐,不断上下摆动的龙、凤、狮舞,而今更运用声光电的配合,使之充满节日的气氛;三是用五谷:大米、红豆、绿豆、玉米、花生等制作“五谷丰登”,表示人间丰衣足食,还以手工制作七种花、七种果、七双绣花鞋、七张台椅、七套衣服,供给七姐,同享人间幸福;四是鹊桥相会:手工制作的牛郎和织女模型,在鹊桥相会,重现爱情的经典浪漫场景;五是拜祭香烛。今天人们更是不拘一格,纷纷在“巧”字上下功夫,以手工展示心灵之美:以开心果壳制腊梅,白米砌菊花,洋蒜衣作莲花,以鸡蛋壳制灯,以冬瓜瓜仁镶龙柱,以染色灯心作凤烛,蚬壳粉制芙蓉吐蝶花,红瓜子作樱桃花,以及手绣小花鞋等等,不断丰富乞巧节的形式内涵,尽显民间艺术之美,让“乞巧”祈愿得到更好升华。

2006年6月,望牛墩镇“七夕贡案”曾代表东莞参加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2004年望牛墩正式启动打造“七夕文化”品牌工作至今,已经连续5年举办了七夕风情文化节。望牛墩镇也荣获广东省民间乞巧之乡,其中七夕贡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8月望牛墩还获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用鸡蛋雕刻成的灯笼。

各种不同角色的公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