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专题荟萃>东莞史话
石排王应华--明末清初岭南书画的奇葩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3-03-06 11:34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墨兰图-王应华

说起岭南书画,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岭南书画,始终绕不开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王应华。

王应华,石排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卒于清康熙四年,尽管18岁就高中举人,28岁时考中进士,后还成为明朝的一大高官,但他被后人称道的却是被誉为书法绘画皆能的奇才。

在书画方面,王应华善写兰竹木石,尤以行草见长。后人评价,王应华的画飘逸洒脱中有苍凉之意境,其书则于雄肆之中极抑扬顿挫之致。而他流传下来的作品都被后人视若珍宝,大部分散藏于东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浙江省绍兴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少数作品流入市场供拍卖,极受书画藏家欢迎。

除墨宝外,王应华从政数十载,半生为显宦,由于身处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亦给后世留下政治上的是是非非,争议颇多。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官方或者民间纪略均有记闻。

成长  

少年得志、18岁即高中举人

崇祯元年高中进士

很小时,王应华父亲即去世,好在母亲贤惠,颇有“孟母三迁”之遗风,养育其长大成人。18岁就成为举人,可谓少年得志。  

确切说,王应华乃石排埔心村人。

民国《东莞县志》记载:“王应华字崇闇,石冈人。”明清时期,石冈是石排的一个乡,下辖埔心、谷吓、村头、石井、孔屋、树下、田心、塘尾、中坑、燕窝、上汴、上市、李家坊、田边、宝潭、隔海、石贝、横山、水吉、顶头、田头等。提起王应华,埔心村上年纪之无人不知,皆谓应华是该村名人,对其生平事迹,亦能说出个大概。

据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徐作霖《海云禅藻集》和赵原《王应华事略》,王应华约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很小的时候,王应华父亲即去世,好在母亲贤惠,颇有“孟母三迁”之遗风,养育其长大成人。《王应华墓碑文》记载:“公少孤,以母淑人教学有成。”而王应华也是相当争气,聪慧好学,根据民国《东莞县志》,他在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18岁时考中举人,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高中进士。18岁就成为举人,可谓是少年得志。

受重用被派修皇陵

“治陵工成,奉旨加俸一级,升浙江巡视海道,兼宁绍粮储兵备副使。”因为修陵,王应华被升官,并且改行当了武将。  

高中进士后,王应华即被授予武职,成为武学教授。

不久,就转为文职,升为工部营缮司主事、儒学教授,民国《东莞县志》记载:“迁工部主事,历礼部员外郎中。”随后,《王应华墓碑文》称其:“又移虞衡司主事,除调礼部祠祭司主事,转村部员外郎中。”根据相关史料,村部员外郎中后,王应华还应该担任过浙江提学副使,《崇祯实录》卷十四云:“甲戌(公元1634年),命成国公朱纯臣、新乐侯刘文炳、礼部尚书林欲楫同浙江提学副使王应华相视皇陵。应华善形家言,林欲楫荐之,故有是命。”张岱《石匮书后集·卷第一烈皇帝本纪》也记载:“十五年三月(公元1642年),上命成国公朱纯臣同浙江提学副使王应华修孝陵及泗州、凤阳祖陵;三百年枯木大至数十围者,发掘殆尽。”赵原在《王应华事略》中断言,《崇祯实录》卷十四和《石匮书后集·卷第一烈皇帝本纪》所记之事在时间上有出入,“二者必有一妄”。

这里且不论其时间差异,但又可以看出一点,当时崇祯皇帝对王应华是比较信任和重视的,派遣他去修这么重要的祖陵。要知道,古代帝王陵墓是封建礼制的象征,更何况崇祯皇帝对祖陵相当重视。所以才有了后来《王应华墓碑文》所言:“治陵工成,奉旨加俸一级,升浙江巡视海道,兼宁绍粮储兵备副使。”因为修陵,王应华又被升官,并且改行当武将。

政绩

招抚海寇保一方平安

招抚海寇数千人

担任浙江巡视海道和宁绍粮储兵备副使期间,王应华遇上了海寇祸乱。他临危受命,“招抚海寇数千人。”平了一方之乱。

明朝前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海寇逐渐兴起,嘉靖二年,即公元1523年,终于爆发了宁波之乱,东南沿海海寇祸乱严重,后来在戚继光与俞大猷的抗击下,海寇祸乱被荡平。但在崇祯年间,海寇死灰复燃,在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不计其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可以想象,王应华临危受命,担此重任,自然是不敢有丝毫含糊,民国《东莞县志》记载:“招抚海寇数千人。”平了一方之乱,保证了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王应华又立了大功,《王应华墓碑文》记载:“随升浙江督学政右参政。”又从武将转为文职。

成为明朝一大显宦

此时的王应华已经成为明朝的一大显宦,位高权重,显赫一时。  

明朝科举取士,学政总一省之科考,掌一省学人之仕途命运,王应华可谓是身兼要职。根据《东莞县志》,在任期间,王应华“视学浙省,别厘弊陋,不事请托”。不难看出,王应华为官清廉,杜绝请托,并且兢兢业业,剔除教育上的弊端,清官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在选取人才上,王应华则“论文务抒写性灵,空所依傍,一时名宿悉出其门”。在明朝科举中,古板呆滞的八股文大行其道,而王应华却力主考生论文务必“抒写性灵”,这样说来,他应该是“公安派”的忠实粉丝了。万历时期,“公安三袁”崛起,他们深受李贽等人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主义,而主张“性灵”文学。显然,在万历考上举人的王应华受此影响颇大,自己论学著文讲究“性灵”也就罢了,可他竟公然在科举中以此为标准取士,确实是大胆之极,突破不小。

当年科举考试录取完毕后,王应华升为福建按察司按察副使,不久又相继升为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根据史料,侍郎之职为唐以后中央六部的副长官,大概相当于现在国家副部长的级别,明清时设左右二侍郎。可知此时的王应华已经成为明朝的一大显宦,位高权重,显赫一时。

隐归

明末甲申之变后归故里  显赫地位因甲申之变成明日黄花

王应华的显赫地位却最终因为甲申之变,而成为明日黄花。

明朝末年,官吏贪婪,横征暴敛,而关中则持续八年大旱,导致民变四起,天下兵戈。公元1644年,甲申之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仅过了40天,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族大清朝的军队南下,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汉族大顺政权,从此开始了满族清朝对全中国的统治。史书上说,李自成将要杀入紫禁城时,崇祯皇帝击钟呼唤百官,无一人前来,随他在煤山赴死的只有一个太监。李自成找到崇祯皇帝的尸首后,把它放在大路口,没有一个明朝大臣跑去哭泣,只有一个和尚用麦饭做祭品和吊丧,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是多么不得人心。此时的王应华,根据《明史·苏观生传》记载,已经“归乡里”。显然,如其他大明臣子一样,他也放弃了崇祯这个昏君,但这并不等于他舍弃了大明王朝。

在广州拥绍武建南明小朝廷

清兵入关后,明朝皇族后裔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几个小朝廷。其中,清顺治三年,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钅粤从福州逃到广州,王应华立即前往投靠。

清兵入关后,清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钅粤从福州逃到广州,王应华立即前往投靠,可见他还是极舍不得这个给了他半生显赫身份的大明王朝的。有关史料记载,此后何吾驺以辅臣、苏观生以前大学士、王应华以前侍郎、顾元镜以前布政使的身份戴朱聿钅粤为监国,与王应华一样,苏观生也是东莞人。在宣布监国仅3天之后,朱聿钅粤称帝,改元绍武,绍武政权正式成立,这是南明小朝廷的第三个政权。

《明史·苏观生传》记载:“封观生建明伯掌兵部事,进吾驺等秩,擢捷先吏部尚书,旋与元镜、应华、道唯并拜东阁大学士,分掌诸部。”王应华在这个小朝廷中,已经与老乡苏观生一起官拜大学士,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复明无望归隐故乡

在朱由榔西奔之时,王应华自知复明无望,且又年老体衰,于是黯然掉转马头,回到了家乡石排。

王应华大学士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同年12月15日,绍武帝正在教场上检阅习射时,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大兵已自东门入,观生始召兵战。兵精者皆西出,仓猝不能集”。绍武帝还来不及抵抗,广州已经陷落。绍武帝闻清兵入城,急忙换了套衣服,翻墙逃到王应华家躲藏,但此时王应华却不敢收留他。邵廷采《东南纪事》中说:“王变服逾垣,走王应华家,不纳。”王应华将绍武帝拒之门外,并随即与何吾驺一起降清,绍武帝在逃跑途中,终被清兵擒拿,“寻绐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获”。小朝廷仅存在了40多天,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本来,王应华归降后,即使不能谋得一官半职,也可以过上富庶安稳的生活。可他没有,而是再次反清,不畏艰难险阻,投奔了南明小朝廷的第四个政权。这个小朝廷设在肇庆,另一位皇族成员朱由榔在这里称帝,改元永历,是为永历政权。但凡有识之士都可以看出,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清王朝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永历政权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王应华作为一个前大学士不可能分析不到其中的利弊,可他还是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义无反顾奔向肇庆,王应华对大明王朝之忠心,天可表,地可鉴,失节之冤案,当可以不攻自破。

果然,朱由榔在清军进逼下,不得已逃往广西,王应华就这样跟着这个永历皇帝颠沛流离,面临着极为险恶的处境。公元1652年,走投无路的朱由榔接受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大西军内部同室操戈。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于草房之中。公元1662年,吴三桂进兵缅甸,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被押到昆明篦子坡绞死,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宣告终结。

大概在朱由榔西奔之时,王应华自知复明无望,且又年老体衰,于是黯然掉转马头,回到了家乡石排,“隐居水南,结溪南社,以文酒自晦焉”。只是作为前朝遗老,王应华心中始终有大明王朝一席之地,胸中抑郁,无以排遣,遂将之寄托于书画。

评价

用心良苦而遭世人误解

王应华作为绍武朝廷的股肱之臣,当年在危急关头,却拒绍武帝而不纳,降清失节,令当时之人所不容,而成其一生污点。

《吟芷居诗话》评价说:“王应华侍郎与苏观生阁部拥立绍武,同为大学士。观生殉节,应华迎降,说者谓应华‘舍不得石冈鲫鱼’,可谓谑矣。当明之季,吾邑忠臣义士,奇节甚多。空山逸民,更仆难数,即彼以尚书侍郎,剃发出降者,曾未受新朝雨露之恩,较之钱谦益反复小人,吴伟业一钱不值,尤为彼善于此,而若辈皆为邑人所不齿,可见吾邑节义之气,卓越一时,……,嗟乎!王应华大节已亏,虽名高于钱、吴,何足重也。”当时东莞极重忠义,同为东莞人的袁崇焕和苏观生都相继殉节,而王应华却没有,这就无怪乎不受待见了。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冤屈,世人误会王应华极深。仔细分析一下,现在小朝廷被颠覆,绍武帝逃跑了,清军要捉拿绍武帝,理所当然会首先想到他是否藏匿于那些王公大臣家中。而王应华是南明小朝廷的顶梁柱,清军自然便会将目光瞄准他,这时候绍武帝倘若真是藏在他的家中,岂不是要给清兵手到擒来?所以王应华便故意不让绍武帝进家门,让其逃到不易搜寻的其他地方去。其后王应华降清,更多的恐怕是因为要拖住来势汹汹的清兵,而为绍武帝争取逃跑的时间。

晚清汪兆镛在《岭南画征略》中为王应华翻案,认为他是为保绍武帝而主动出降。粤人李仙根撰《岭南书风》,为王应华辩屈,作诗咏曰:“势异时移有是非,难期心事故人知。并将绍武君臣泪,滴入云笺和墨糜。”赵原在《王应华事略》中也倾向于为王应华辩护:“不殉,就当时而言,则为弃节,然于不殉者来说,其中曲意隐怀,绝非一节可蔽之。如王氏,在明多历高官显宦,降而反复,又追随永历间关涉险,生死颠沛,此间的事忠不弃,显然不是贪恋将伐之树尚有暂安之危巢,直至心灰意冷,乃入新朝,其不殉者,意恐有衷曲难为人知,也绝非有节无节那样简单了。但是对于明清之交以华夷之辩来看待王朝更替的那个时代来说,知识分子不殉于前代,则多为当世所不容。与王氏同时代之大诗人吴梅村也不殉于明,降清后专注于文化,刻意避世,拒绝为时所用,但仍一生为时人所厚责,口诛笔伐,几于不堪,直至衰朽之年,到底心意难平,乃借送柳敬亭之词向世人剖白:‘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雪满头!’”

晚年王应华寄情字画

晚年的王应华,寄情书画,经多年修炼,终成明末清初岭南书画界的代表人物,“踵门求书画者趾相错”。

王应华以行草见长,师法米芾,上追“二王”,他于画上之题款多为行书小字,清朗俊秀而不乏雄浑之气。其大字则行、草书兼具,极尽雄肆之致,给人浑厚石拙之感。《岭南书法史》称其书:“横肆无匹,笔意苍劲,格韵甚高。”又谓:“可惜王氏书法传世者不多,否则真可与黄道周、倪元璐诸公并驱。”现存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之行书《五言二句》即为王应华代表之作,后人评价,该书纵笔取势,恣肆淋漓,其结体、行笔无不透出一种苍劲老辣之意趣,不自觉中蕴藏着一种抑郁、沧桑之感。由书观人,丧国之痛犹在心中。

在画的方面,王应华尤善写兰竹木石。赵原在《王应华事略》中这样评价:“他的画清瘦荒率,笔意深远,好以飞白大石傍线兰数丛为构图,笔法精细,不施墨彩,是中国传统书画中典型的文人画,而非画家之画。”晚年写于康熙元年的水墨意笔《兰石卷》是王应华的代表之作,世人评价该画行笔较快,以行草法写叶点花,笔势放逸灵动,乱石丛兰中,飘逸洒脱中有苍凉之意境。王应华写的兰花大部分没有根,后人认为,是因为故国已亡,他以此寄寓身世摇落之伤。《岭南画征略》论其画曰:“萧疏荒率,盖以寓黍离之悲焉。”一语道破个中辛酸和悲楚。

书画之外,王应华的诗也是相当有名,《棕窗杂记》、《海云禅藻集》、《岭南五朝诗选》、《粤东诗海》均收有他的诗作。

大概在死前两年,王应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为僧,法名函诸。

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王应华老病而死,年六十六岁。

保护燕岭还修福隆古堤

作为石排人,王应华对家乡常有善举,造福一方百姓。崇祯元年,因为红石被过度开采,石排燕岭山脉遭到严重破坏,“锥琢之声闻于数里,陵为之谷,秀为之瘁”。

当年,刚刚高中进士的王应华率父老乡亲,向邑令李模申请保护燕岭。陈子壮《石冈士民颂李公德政碑》详细记录了此事:“王君崇闇成进士,请假还,率其乡力诉于侯,为之达于郡督,于藩宪大夫,于两院使者,条悉居民所系之切。”最后,在王应华等人的努力之下,“卒保无害,云山郁茜,千百年得以缄繘。环山而居者,千百世得以繁衍”。

不仅如此,彼时福隆古堤时常被洪水冲垮,王应华亦曾力请东莞邑令或亲自出资修护。崇祯十一年,即公元1638年,福隆古堤毁坏,尚在外任高官的王应华联合乡绅,提请当时邑令汪运光加以修复。完工后,王应华作《汪侯增筑福隆堤记》一文记录此事。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东江暴涨,福隆堤决,民国《东莞县志》记载:“崇弼率其子光仞、孙际亨倾囊募助,与邑人王应华竭力固筑,堤成,九十余乡恃以无恐。”

(文:李健武)

王应华《草书五言句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