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年迁都北京以后,全国每三年举行会试,各省、府、县先后建立会馆,解决其居住聚集之所。在清乾隆年以前,东莞因隶属广州府,东莞士人、举子多住在京城广东会馆和广州府的四个会馆。
清嘉庆年至清末,东莞在北京宣武门外先后建立了三个独立的东莞会馆,即珠朝街15号东莞会馆、烂缦胡同127号东莞会馆、上斜街56号东莞会馆。居于北京胡同深处的东莞会馆人文荟萃,名人交往频繁,学子、举子、专家、教授层出不穷,著书、藏书、教书育人。五四运动前,在东莞会馆建立了最早的“北京东莞学会”不乏北大、清华学子,他们后来成为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人才。
北京珠朝街东莞会馆,相传是明代严嵩花园,后被广东人购置,清嘉庆年间建香山会馆,其南墙外建东莞会馆。经史料考究,会馆是窄门,三层台阶,原门漆皮皱裂显出木色,长方形门墩,院内东西长、南北窄,西屋是正房,是典型的清代居民四合院,青砖瓦房共有10间,占地面积约0.4亩。据民俗学家容肇祖研究,在清光绪年,珠朝街东莞会馆转卖给私人,2007年此地房拆迁,平地盖楼。
烂漫胡同东莞会馆原为东莞张家玉的故居。明代后期抗清将领袁崇焕和张家玉素有“东莞二烈”之称。张家玉在广西和东莞万江一带举义旗奋起抗击清军,身中数箭为不被俘虏跳入水塘壮烈牺牲,年仅33岁。张家玉在崇祯十六年中进士,任授编兼给事中,就义后桂王封其为增城侯,谥“文烈”。近代名人居士叶恭焯曾书有“明代先烈张家玉故居”匾额悬挂会馆大门之上。此会馆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由东莞人邓蓉镜经手购置,为东莞县明伦堂留置公产。1932年(民国21年)明伦堂出资在北平财政局申请税契,领得第4695号建筑契。同年10月9日,在北平地方法院不动产登记,取得党字第65号据照。有青砖瓦房49间,占地2.073亩,系明代建筑。
北京上斜街东莞会馆,曾是康熙雍正时一位大将军的私家花园,建筑历史300年,1918年由陈伯陶捐资筹建。陈伯陶于1892年中探花,任国史馆协修、江宁布政使、广东教育总会长。1910年陈伯陶在东莞会馆与杨东皋订约,并由陈伯陶捐资购置了上斜街的地块建东莞新馆。陈伯陶曾为烂漫胡同东莞会馆旧时收存的袁崇焕督师真像题字为“袁云素先生真像”。此像当时陈伯陶移交给广东会馆保存。陈伯陶在移交手续上盖了朱文印。1917年康有为也曾为东莞会馆题额“莞园”,叶恭绰题跋:“莞园为明末张文烈公家玉故居。公在粤起义抗清,名重历史,乡人与有荣焉!每过斯园,辄想慕风徽,肃然起敬。”
清代,东莞会馆作为科举试馆,民国时,会馆作为同乡居住场所。东莞县在京没有商务行业会馆,当时有的东莞企业家和商人赴京也来东莞会馆暂住。会馆一直沿用定期选举馆长的制度。例如:1947年东莞新馆实行董事制,由同乡推选陈宝剑、伦绳叔二人为董事;1948年经同乡选举伦绳叔为理事长,陈宝剑、钟亮洲、吴如林、吴松林4人为理事,负责管理馆务。旧时,上斜街东莞会馆和烂漫胡同东莞会馆的组织形式是各立门户,分别管理。两个会馆都无专门经费,所有馆舍修理及长班工资等一切开支均由住馆同乡共同分担。1948年前后两个会馆分别编有《会馆管理章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老会馆都被拆迁、改造,东莞会馆也不例外。2006年为缓解北京交通的拥塞,要打通长安街民族宫到菜市口大街的南北道路而拆去了东莞会馆东面的五分之二。烂漫胡同的东莞会馆历史遗迹因政府重视得到了维修改造。东莞会馆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特定的积极作用,将永远成为东莞人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