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明(1875~1944),字哲如,一作哲儒,广东东莞望牛墩人,系中国近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民国学院等校教授,编有《续书楼书目》。
家学渊源 少年嗜书
伦明的父亲伦常,曾任江西崇仁县令,喜藏书。伦常在任期间曾增建毓秀书院,捐过不少藏书给该书院。光绪元年(1875),伦明出生于东莞望牛墩,年少随父居任所,常侍左右,因而博涉经史。直至1889年,伦常卒于江西任所,伦明才返回东莞故里。
伦明在《续书楼藏书记》中曾经记载自己小时候藏书的故事。伦明从小就勤奋好学,因伦常疼爱,他得到的赏钱比其他兄弟要多些。逢县差每月解饷至省会,伦便私托县差购书,不论贵贱,买回来就是宝,父亲对此全然不知。某日,伦常召集伦明兄弟,询问赏钱存余,诸兄弟均献展存余,惟伦明两手空空,伦常以为伦明少不更事、不知节度,于是厉声喝斥,伦明才招认私托县差购书事实,并将购买的书搬出来给父亲检验,来来回回竟将整张床堆满。伦常翻检伦明所购书籍,惊异伦明涉猎之广,随即转怒为喜。“一生聚书自此始”,少年伦明便心怀藏书之志。
京广执教 勤俭收书
1902年,伦明入京师大学堂,苦读五年,嗜书“症状”加重。1907年,任广西候补知县。履职两广期间,历任广东模范高等小学堂校长、两广高等师范学堂教员、广东视学官等。1915年后,伦明举家迁往北京,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教授,并曾远赴东洋鉴定中国古籍。1912年民国成立后,伦明任广州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岭南大学教授。
伦明藏书有三秘诀:“以俭、以勤、以恒”。“俭”,以储购书之资;“勤”,以赴遇书之会;“恒”,以访欲得之书。居京、穗期间,均为一清贫教书匠,为了购书,省吃俭用,积累资金,遇有佳本,则不惜重金购置,甚至变卖家当,也在所不顾。他曾自嘲“三十年赢得妻孥怒,辛苦储书典笥裳”,好友孙殿起戏称他为“破伦”。
为筹集资金,方便访书与装补残破藏书,1919年,伦明在北京开设“通学斋”,并把当时在会文斋书店当店员的孙殿起“挖角”过来“主肆务”。通过“通学斋”,伦明与书商建立起密切联系,将京城的珍本,尽可能罗致门下,伦明经过几十年的日积月累,藏书达数百万卷。
续修四库 未完宏愿
约自1917年,伦明便开始四处奔走,吁告当局,望出力出资校雠《四库全书》,编写《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欲光大我国之学术,修续《四库》成其毕生愿意。此种呼吁,屡遭意外。先是同情伦明之请的陈垣辞去教育部次长之职,后是欲出年资三千元助《四库》重修的胡子俊生意失败,随之计划影印《四库》之章士钊辞去教育总长一职。时运不济,造化弄人,藏书家之续修《四库全书》宏愿,终成泡影。
晚年,因战祸,伦明先滞留广州,后辗转东莞,兵荒马乱,日夜惊魂,1938年前后,忽患脑溢血,致全身瘫痪,修续《四库》之愿变得更遥遥无期。病榻之上,惟以诗言志遗怀,留诗数百首。1944年,伦明抱憾终于东莞,年七十。身后,经陈垣努力,伦明的部分藏书得以按其心愿,安身于北京图书馆。一人绵薄之力,令众多后人受益无穷。斯人远矣,书墨清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