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制造业立市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制造业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建立起规模庞大、配套完善、集群明显的制造业体系,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铸就了东莞独具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东莞模式”。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在东莞发展方向面临重大选择的重要时刻,中共东莞市委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东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制造业写进党代会报告,确立了“制造业立市”发展道路。
农村工业化探新路
东莞是鱼米之乡,四季瓜果飘香。改革开放前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工业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全县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工业企业只有377家,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基本属于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多为与农业配套的粗加工型小厂。
改革开放后,东莞抓住机遇,利用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业务,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东莞制造业迅猛发展,创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加工贸易装配办公室——东莞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来料加工办”),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洽谈、签约、审批、报关等工作,开启了“一站式”管理与服务的先例。此后,东莞县委对制造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1984年9月,随着东莞农村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和以“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代表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东莞县委敏锐地捕捉到经济社会农村发展的新机遇,在东莞县第五次党代会上确定“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奋斗目标,东莞县委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大办实业、夯实基础,很快东莞就建立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为主要支柱的外向型工业体系。
1992年,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莞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1994年10月,东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至1999年,五年间东莞大力实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推动东莞制造业升级优化,建立了以IT产业为主导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很多实力雄厚的著名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杜邦、汤姆逊、荷兰飞利浦、芬兰诺基亚、韩国三星、日本三洋、TDK、万宝至等以及联想、北大方正等国内著名IT企业前来东莞投资设厂。东莞逐步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奠定了东莞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加工制造的地位。
东莞制造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是成功的。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赴东莞调查组在报告《东莞二十年——对一个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现代化建设成功典型的考察》中指出:东莞“仅用20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要用100年以上、亚洲四小龙要用40多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2.6%,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
面对经济社会取得的骄人成绩,东莞市委保持清醒头脑,认为取得长足发展的东莞制造业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迅速提升结构层次,加速技术进步,扩大规模经济的要求与技术储备、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二是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未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还需完善和规范。2001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佟星在回顾工作时说道,“我们远没有到松口气或高枕无忧的时候”。
十次党代会定方向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部署的时刻,东莞未来城市发展定位和制造业走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东莞市委面前。
在这个时间节点,1999年5月,东莞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号召,分析了东莞的现实条件,在世纪之交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的时刻,明确了“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围绕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把东莞建设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为基础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贸易、港口城市。“制造业”首次写进我市党代会报告,东莞从此确立了制造业立市发展道路。
2001年5月,中共东莞市委工作会议召开,对东莞过去的成绩进行反思,认为东莞虽然已从一个传统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但城市化滞后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城市建设在东莞已成为影响全局,牵动整体的关键,抓住城市建设这个矛盾,其他方方面面的矛盾才能迎刃而解。因此,这次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确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立市,明确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其内涵是:“一网”,就是把东莞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规划建设,构筑全市的水、电、气、路、港等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力;“两区”,指建设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从整体上提升东莞的集聚力和竞争力;“三张牌”,指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
2004年4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认为,今后五年,是东莞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冲刺阶段。这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在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这个战略思路是对市委2001年5月确立的“一网两区三张牌”战略思路的延续和深化。其内涵是:“一城”,就是围绕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名城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创”,就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东莞的综合竞争力;“五争先”,就是要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在外源性经济、内源性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争先创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增长动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促发展
从1999年5月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东莞建成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2001年5月提出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再到2004年4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目标,东莞市委不断推进和探索东莞制造业发展路径:
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实行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利用外资和区域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四个优化”;加强对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大公司、大项目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等落户东莞;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努力扩大出口;继续打好“外资牌”,出台系列提高引进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两自”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从2006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工程建设。2006年《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本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有东莞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培育内生动力,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东莞积极支持引导发展民营企业,从产业政策、技术改造、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众多层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成为城市内生动力和产业支柱力量。2001年和2006年,先后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8条”),从经营领域、经营条件、人才引进等入手,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融资、税收、企业用地、厂房购置和外贸出口等方面给予民营政策优惠。2003年4月,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民营经济实行“四个不限”,推行“三个开放”,提升服务水平,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融资服务。由此,东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与国有集体经济、外贸经济相并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从2004年起,东莞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四集四新”,加快园区发展。东莞加强园区集约化、集群化建设力度,从过去“满山放羊,遍地开花”的分散工业区模式转型为“大园区、大创新”的产业园区模式。2003年5月,东莞首次召开园区工作会议,确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四集四新”,即实行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地聚集、能量集合,以园区承接新增量、培育新产业、营造城市新布局、增创发展新优势,重点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虎门港开发区、东部工业园等园区,各镇(街道)园区提质升级,形成一个整体性、多层次、多元化的园区体系,成为东莞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期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获评国家级高新区。东莞的园区经济逐渐形成以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省级重大发展平台、市级开发区并重的园区格局,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
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入新世纪,东莞把城市建设作为东莞发展的“纲”,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东莞围绕“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目标,以“建城、修路、整山、治水”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建设。2002年至2003年,东莞斥巨资组织实施37项市属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城市新区建设龙头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市区道路畅通工程以及城市环境艺术工程。2003年6月,东莞市委专门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按照“南拓、北合、西进、东联”城市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修编《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对市、镇、村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制造业立市见成效
制造业首次写进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东莞全面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建设成果丰硕。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948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8.4%,增幅连续五年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第一位。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IT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第三产业发展提速,产业竞争力稳步提高,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8年的8.6:53.8:37.6转变为2003年的3.1:54.2:42.47。“一网两区三张牌”实施几年,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均有明显提升。
结构调整迈出大步伐。公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市属企业转制基本完成。高端制造业出口不断提高,电子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2003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总值188.9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5%,比1998年提高了11.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总值分别为95.75亿美元和41.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4.8%和6%。制造业发展动力十足,民营经济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群众创业激情空前高涨,个体私营企业突破21万户,2003年上缴税收33.5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8.4%。
城市建设迈上快车道。城市规划得到加强,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市新区初见规模,依山傍水格局基本成型。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竣工,特别是规划建设东莞大道、东江大道、中心广场、环城路、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常虎高速等项目,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集聚拉动经济效应更加突出。
(执笔: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