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专题荟萃>东莞名胜
蕉林舟影今犹在 龙鼓乡曲韵未改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2-10-15 09:39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碧绿广袤的蕉林,纵横交错的河道,穿梭河面的舟楫,近水临江的凉棚……半个世纪以前,著名作家陈残云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把东莞麻涌写到四海名扬,许多人从此对之魂牵梦萦。

50年过去了,小说中描写的水乡如今安好?那些香飘四季的美景是否无恙?10月13日,本报记者驱车数十里,走进蕉林深处,探访水乡麻涌最大的村庄——漳澎,找寻作者笔下美景、纸上风光,领略一段时光载不动的水乡风情。

茶楼渡口:风光不再

从市区出发,沿着西部干道西行,40分钟的车程就抵达了麻涌镇漳澎村。

这里曾经是麻涌的一个大岛,四面环水,村民下田、走亲戚都要借助舟楫,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系着一只小艇。如今,漳澎村已架起了四座桥梁,一些狭小的河涌也被填成了道路,挑着蔬菜从田间返村、开着汽车外出办事的村民,络绎不绝。

与东莞许多水乡村落河涌交错、水网相织的地理面貌不同,东江仅分出一支水道流经漳澎,河涌“拦腰”将漳澎分割成两大片土地,故此当地人称之为“内涌”。新建的漳澎小学、文化广场,与旧茶楼、旧市集,隔着河涌南北对峙,横亘在河面上的大同桥,将漳澎的两段历史连接得天衣无缝。

登上大同桥,凝望桥边被烟火熏黑了的大同茶楼,漳澎村65岁退休老干部莫衍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依恋。“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来这里喝早茶,这里的糕点烧卖很出名,来得稍晚些就没茶位了。”老人说,当年漳澎村交通闭塞,出门见水举步登舟,村民不便出远门,大同桥北的漳澎旧市场人气旺盛,大同茶楼生意红火,也带旺了一旁文武庙的香火。

如今,这一切已成为记忆。道路的畅通,令漳澎与外界连为一体,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当年的闹市早已人气凋零。与大同茶楼一道淡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漳澎村渡口。当年,往来广州、东莞的渡轮每晚都会途经漳澎渡口,出省城的村民常常肩挑手提着许多货物,早早来到渡口前守望。

鱼米之乡:守望归期

正午时分,灼灼的阳光投入河涌,一团幽幽的绿光映入眼帘,让大同桥上凭栏眺望的莫衍华不禁眉头深锁。

桥畅路通,把工业春风送进了漳澎村,“孤岛”上一栋栋广厦华宅拔地而起。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偷排废水,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涌,如今泛起刺目的“碧波”。

奔腾入海的东江在狮子洋前放缓了脚步,把清澈的江水,连同满江的鱼虾送到了漳澎人面前。这条东江支流曾是漳澎人的骄傲,被奉为“母亲河”,村民汲水浇灌,两岸的蕉林、稻田年年丰收、香飘四季,肥美的鱼虾之多,让垂钓者一松丝线便得握紧了渔竿。一到夏天,河涌更成为了村民嬉戏玩乐的天堂。“母亲河”练就了漳澎村民一身“浪里白条”的本领,更孕育出如蹼泳世界冠军吴志前般的佼佼者。

然而,自从河涌变色之后,不仅鱼虾不再恋栈,就连村民也鲜有问津,偶有顽童下水嬉戏,便即遭到长辈的喝止。村民的水上功夫,也只能憋屈在漳澎小学的游泳池里稍慰寂寥。

恢复河涌旧貌成为了漳澎村民的一桩心愿。年届半百的村干部郭建强告诉记者,当前我市正酝酿“水乡片一体化”发展思路,提出五年实现岭南水乡梦,并将治理河涌作为首要任务,如今市镇每年拨款数十万元助漳澎村治涌清淤。他表示,蒙尘十数载的“母亲河”重现原貌可期。

漳澎蕉影:花开两地

蕉林小艇,摇橹运蕉。这写进了著名作家陈残云小说《香飘四季》的一幕,成为了人们对水乡麻涌最朴素的认知。50载沧海桑田,那一片被无数读者牵挂着的香蕉林,如今依然是水乡漳澎最亮丽的一道风光。

大同桥下停泊着十余条木艇,莫衍华指着最狭小的木艇告诉记者:那就是运送香蕉的蕉艇,每只能装载一吨香蕉。老人说,漳澎村民主要种植甘蔗、水稻和香蕉,后来因东莞糖厂不再收甘蔗,加上粮食政策的调整,十多年前,漳澎村万亩农地全数变成了蕉林。

那时候,漳澎村热闹得有如过年,满心欢喜的蕉农夜不能寐,半夜就起床扒艇到地里割香蕉,又乘着潮水将一只只装满香蕉的小艇撑回村庄。一时间,河涌上群舸争流,数百只蕉艇在河道上连成了一座座“浮桥”。价格一谈拢,成船成船的香蕉被搬上了渡口边的大货车,然后又坐上火车,不久,各地都能买到漳澎蕉了。

每年3600多吨的吞吐量,让不少地方的蕉农有点“眼红”。然而,近年来受困于黄叶病,漳澎周边村民种蕉热情降温,不少人改种火龙果、番石榴、杨桃等作物,香蕉减产令漳澎香蕉市场大受冲击,知情者透露,如今每年销量仅为鼎盛时期的一半。不过,对于漳澎香蕉的未来,人们并不过分担心。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早些年,漳澎就已经把人才和技术输送到外面,如今近在惠州远至海南岛都有漳澎人承包的香蕉林,动辄数千亩,“漳澎香蕉”早已在各地扎根萌芽。

 

原载《东莞日报》2012年10月15日A0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