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建人张敬修取其“可人”、“可以”、“无可不可”之意而得名,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辛亥革命后,可园逐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军队劫掠,文物书画荡然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做过幼儿园、小学、敬老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划入“四旧”之列,假石山、拜月亭及其装饰被毁坏殆尽。80年代初,县政府拨款按历史原貌修葺,并扩建了前门楼和后花园。80年代中期在城镇住宅建设高潮的推动下,附近居民将部分可湖填平建造房屋。可园的面积因此而大大缩小。2001年,为恢复可园原貌,拆除了可园周边建筑,并建设了可园文学院、书画院,为可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东莞阳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