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专题荟萃>秘档寻踪
六、50年前的“单车的士”队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1-04-21 10:10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弥补运力不足,东莞于1955年成立了首个单车运输站

“前后单轮脚踏车,如飞行走爱平沙。朝朝驰骋斜阳里,‘疯疯’声来静不哗。”

这是1872年《申报》对最原始的单车传入中国时的惊叹描述。

中国曾一度被外国人称之为“自行车王国”。多少年来,自行车一直是大多数中国人唯一的交通工具。东莞早在50多年前就成立了单车出租队,“单车的士”问世备受欢迎,为东莞人民服务了20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退出历史舞台,当年的“单车的士”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营业单车管理暂行规则》

编号:025-A12.001-0044-0026

时间:1955年

成立“单车出租队”补充运力

今年72岁的卢锐平,可谓是东莞的“老交通”。他1955年进入公私合营东莞行车公司(现汽车总站前身)任技术员,后来任东莞交通局副局长,退休至今仍在交通战线发挥余热。

卢锐平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的汽车加起来都不超过60辆,人们的出行主要还是靠两条腿。在这种情况下,通行能力强、适合平原骑行的单车,成为“革命工作”的首选工具。1952年,县里给土改工作队配上了单车,使得工作队因分散在各村导致通讯联络不畅的问题迎刃而解。

那时的卢锐平还小,对工作队的单车很羡慕,“从东莞县城到寮步,走路要3、4个小时,骑自行车40分钟左右就到了”。1955年,卢锐平参加工作。也就在那一年,东莞县单车运输站成立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发挥单车的运输力,面向农村农业合作化,为共同县、区、乡间的交通运输服务”,《营业单车管理暂行规则》里是这样阐述它的意义的。

卢锐平记得,这家运输站就在行车公司(现莞城区政府)对面,有30多辆单车组成,隶属于县交通科。“和现在的出租车差不多。”卢锐平说,运输站设在行车公司对面,偏远地区的人来赶公共汽车、刚到东莞对路不熟的人,是营业单车的主要客人。

与此同时,东莞的各镇区除水乡片外,都成立了单车运输队,每个运输队有6至7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营业单车管理暂行规则》出台了。”卢锐平说。

限速15公里遇汽车要推行

东莞路桥公司员工吴锡祺的父亲,是当年的单车工人,在运输站工作了10多年。至今对营业单车规则仍记忆犹新。规则的第一条明确单车在行驶时应悬挂号牌,携带行车执照以备查验。“这种牌照有A4纸那么大,装在单车的把手上。”卢锐平回忆说,明显区别于其它车辆。

“营业单车只在本县行驶,如因运输需要,跨行至临县,需服从当地安排,带回回程客货。”规则还提到,单车载货一次不得超过100公斤,原则上只能载一名客人,行车速度以每小时15公里为限。此外,驾驶员要对安全负责,遇见汽车时要下车推行,营业单车要服从统一的调配。

如此详细的规定,让人以为营业单车属运输站所有。事实上,单车运输站属于公私合营的集体经济,单车工人要自带车辆加入。卢锐平说,踩单车属于苦力活,工人们哪里有钱买新车?再说也买不到新车,当时国内生产不了,国际上又搞封锁,营业单车都是些改装车。单车司机往往买个三角杆,从旧单车上拆零件,拼装或改装成营业单车。

为了更好地发力,单车的后齿轮也需要进行改装,换成直径更大的飞轮。到改革开放前,单车运输站一直发挥着作用,同时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东莞各地的营业单车组织在规模上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到了后期,单车站不再单列,而是并入交通局民间运输股了。

营业20多年后才退出舞台

营业单车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坐的人也很多,从桥头到大朗,此前一天都走不到,但单车几个小时就到了,每个人收费在1元左右。”一位当年坐过车的老人回忆道。

而单车受欢迎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落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高。卢锐平介绍,20世纪50年代,东莞可以看到的单车,全部是英国生产的“三支枪”、“克加露”等,这些车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香港输入的。

20世纪60年代早期,“捷克”牌进口单车开始出现。随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工业,“凤凰”、“红棉”、“永久”等也陆续在东莞出现。但这个时候,自行车离东莞百姓还是很遥远。卢锐平清晰地记得,1962年在广州学习时,街头橱窗里标价132元的凤凰自行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来后,他一门心思地想弄一辆自行车。“单车是特种商品,要凭票证才能买到,否则再有钱也没用”,卢锐平通过关系买来侨汇证(由银行根据侨汇额发给收汇人一种票证,可以用来购买紧缺物品),再拿这侨汇证和钱一起,买了一辆“红棉”自行车。

到了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就不再那么紧俏,很多家庭节衣省食也要买上一辆,东莞的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改革开放以后,自行车更是像潮水般涌进百姓家庭。也就在这个时候,营业单车退出了历史舞台。

卢锐平记得,到1983年时,东莞的自行车达到了60多万辆,他家也一下子有了6辆自行车。这一时期,石龙等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开始从广州拉零件,重新组装后出售。

到了20世纪90年代,单车很快就被淘汰了,摩托车逐渐走进家庭,卢锐平一家拥有了6台摩托车。2000年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卢锐平家开始有了私家车,到现在一大家人已经拥有了5辆小汽车。

自行车曾一度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当东莞大面积“禁摩”后,低碳环保的单车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今,“玩”单车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世易时移,可谁又曾想到,单车曾是莞人的“出租车”呢?

原载《东莞日报》4月21日A11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档案馆